中國醫學認為,蘿卜性涼味辛甘,入肺、胃二經,可消積滯、化痰熱、下氣貫中、解毒,用于食積脹滿、小便不利等癥??梢娞}卜對調理脾胃作用非小,所以有“秋后蘿卜賽人參”之說,對秋季常見的消化不良、風熱型感冒、扁桃體炎、咳喘多痰、咽喉痛等疾病也有輔助治療作用。
牛肉可以提供高質量的蛋白質,脂肪含量很低。有補中益氣、滋養脾胃、強健筋骨、化痰息風、止渴止涎的功效。中醫認為牛肉湯的養胃作用很好,適用于中氣下陷、氣短體虛,筋骨酸軟、貧血久病、脾胃虛弱及面黃目眩之人食用。
推薦菜品:紅燒牛肉面。小米蒸牛肉、牛肉粉絲湯、咖喱牛肉、番茄金針菇牛肉等。紅棗含有三萜類化合物及環磷酸腺苷,有較強的抗癌、抗過敏作用。此外,大棗還能增加胃腸道黏液分泌,糾正胃腸病損,保護肝臟。在大棗成熟的季節,把棗劈開,去掉棗皮和棗核,用小火慢慢烤,直到聞到香味飄出,然后用這樣的棗煮水喝,健脾開胃的效果很好。
芋頭富含淀粉,營養豐富。并含乳聚糖,質地軟滑,容易消化,有健胃作用,特別適宜脾胃虛弱、患腸道疾病、結核病和正處恢復期的病人食用,是嬰幼兒和老年人的食用佳品。
秋季皮膚變得粗糙、干燥,吃南瓜對皮膚保持細嫩有很大的幫助,因為南瓜含有豐富的胡蘿卜素和維生素C,可以護肝,而且有一定的健胃作用。南瓜也很適合胃不好的人食用,其中所含的豐富果膠,可“吸附”細菌和有毒物質,包括重金屬、鉛等,起到排毒作用??捎媚瞎现笾嗷驕?,滋養腸胃。
山藥中含有的淀粉酶、多酚氧化酶等成分,可以改善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,對脾胃虛弱、食少體倦、腹瀉等癥有食療作用;山藥中的尿囊素則有助于胃黏膜的修復,對潰瘍病有很好的輔助治療作用。值得注意的是,淮山有收澀的作用,所以,便秘者不宜食用。為了健胃,煲湯最好采用鮮淮山,且烹煮的時間也不宜太長,因消化酵素會受到破壞而失去功能。
大白菜性平、味甘,具有通利腸胃、生津止渴、消食下氣的功效,常吃可以滋養脾胃,對于有胃潰瘍、消化不良、大便干燥、小便不利、口干舌燥等癥狀的人尤其適合。大白菜含有豐富的粗纖維,可以刺激胃腸蠕動、防止大便干燥,并且與其他膳食纖維豐富的蔬菜相比,白菜纖維更加軟嫩可口。白菜中還含有能保護胃黏膜的維生素U,適合消化道潰瘍患者吃。
紅薯(特別是黃心的紅薯)系糧食中營養較為豐富的食品。由于紅薯能供給人體大量的黏液蛋白、糖、維生素A和維生素C,因此具有補虛乏、益氣力,健脾胃、強腎陰以及和胃、暖胃、益肺等功效。因此,常吃紅薯能防止肝臟和腎臟中結締組織萎縮,防止膠原病的發生。